8月10日,(杭州)下沙公安連續接到兩起微信冒充公司領導要求匯款的詐騙報案,受騙金額分別達到了60萬和16萬。教導員朱旭峰帶著受害人和刑偵中隊民警兵分幾路,不斷地在中國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聯等金融機構之間“追錢”。
最終的結果是,60萬中的37萬在銀行柜臺成功凍結,而另外的16萬則眼睜睜被轉走……
微信通訊錄出現新的朋友
附加信息為“我是王總”
事情還得從受害人小玲接到的一條微信消息說起。
8月10日上午10點半,在下沙某大型企業擔任財務主管的小玲收到了一條微信,這是一條好友申請信息,對方署名為公司的“王總”。
小玲說,當時對方寫的資料就是王總的真實姓名,而且王總姓名的最后一個字是生僻字“甬”,一般人會打成“勇”或者“永”,但微信昵稱上也是這個“甬”字。所以,她就一點懷疑都沒有了。
通過驗證后,這位“王總”給小玲發來了一個笑臉,開始上演了以下這出把戲。
“在辦公室嗎?有筆款項要安排下。60萬,打到農業銀行上海松江支行,賬號622848*******,時間緊,我下午來補辦手續,用途為往來款,周四早上回款!
看著微信上的指令,小玲覺得有點突兀,但考慮到以前也辦過這樣的業務,還是打開電腦,按照指令朝對方提供的賬戶匯入了60萬。
匯完后,小玲心中有些忐忑,拿起了手機,撥打了王總的電話。結果,大家都懂的,真正的王總根本就沒有讓小玲安排過這筆款項。
民警和騙子賽跑追回37萬
嚇出一身冷汗的小玲趕緊跑到下沙派出所報案。當她氣喘吁吁的說完事情的經過后,當日值班的所領導教導員朱旭峰直接帶著她奔向最近的中國農業銀行下沙錢塘支行,在和柜臺員工說明情況的同時,刑偵中隊民警姚旭辰帶著法律文書也趕到了銀行,一面帶著受害人在atm機上對匯入賬號進行緊急凍結,一面查詢賬戶內資金情況。
“60萬的款項經由農行的賬戶已經轉入工商銀行的賬戶,開戶地為湖南懷化,賬號為621558********!11時30分,柜臺營業員的一句話讓民警再次奔向工商銀行下沙支行。
“5分鐘前,這筆錢被轉到農業銀行賬戶,開戶地為杭州延安路支行!壁s到工商銀行后,一查,這筆錢又被轉回了杭州。
趕到延安路顯然來不及,11點45分,當民警再次回到了中國農業銀行下沙錢塘支行。再一查,這60萬,已經被對方通過銀聯pos機、快錢支付購物等方式提取完畢。
得知快錢支付資金到賬時間為24小時后。民警又立即向位于上海的塊錢支付公司發出了協查案件、凍結已付資金的法律文書,同時,另一路民警從所里出發,直奔中國銀聯杭州武林分中心對pos機支付情況進行調查。
13點30分,上?戾X公司終于傳來消息,被騙60萬中通過快錢支付向云南某票務公司購買60張機票的37萬已被公司攔截,并退回農業銀行下沙錢塘支行凍結。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然而,就在民警稍稍緩了口氣,準備在銀聯調查另外23萬的去向的時候,一個電話又來了。
這是正在調查案件的刑偵中隊民警姚旭辰的同事打來的。對方在電話里顯得很急促:“你那邊怎么樣?中午12點半的樣子又發了一起同樣的案子,同樣的手段,16萬消失了,受害人和我現在還在銀行!
據了解,受害人和小玲一樣也是下沙某企業的財務,民警通過一路追蹤,最后鎖定資金仍在中國農業銀行某市賬戶后,民警拿著法律文書帶著受害人,沖進了離派出所最近的錢塘支行。
可是,就在民警要求對銀行此賬戶進行全面凍結時,柜臺工作人員告訴了民警一個不好的消息,“該賬戶是異地開戶,他們無法凍結!
1分鐘后,民警讓工作人員再次查詢賬戶,余額已經為零,而且已經分十多個賬戶轉移……
截至目前,止損、案件偵查工作仍在進一步進行中。
民警說,“我是你領導”這樣的騙局目前已經升級至微信版,企業、市民在收到陌生人加好友申請,尤其是對方要求匯款時,務必通過其他途徑仔細核實,謹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