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國節•清明】
時逢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在這慎終追遠、祭掃逝者、追思故人的傳統節日到來之際,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清明傳統文化,倡導文明、綠色、有序的祭掃方式,摒棄喪葬陋習,推動移風易俗,營造平安、文明、祥和的祭掃環境,特向社會各界及廣大市民朋友發出如下倡議:
01
安全祭掃,平安清明
合理安排祭掃時間,提前預約、錯峰祭掃,盡量選擇公共交通,主動遵守交通法規;自覺維護祭掃場所公共秩序,遵守有關防火規定,不在禁放區及山頭、林地、墓區等區域焚燒祭物,不攜帶易燃物品,不燃放鞭炮;不在祭掃活動中妨礙和影響社會公共秩序與安全,保證祭掃活動安全、順暢、有序進行。
02
低碳祭掃,綠色清明
樹立文明意識、公德意識,到指定場所祭掃,不在市區、大街小巷、小區、景區、草地等公共場所焚燒紙錢、拋灑祭品,不在山頭、林地、墓區等禁燃區燒紙錢、燒墳草、點香燭、放鞭炮;采取網絡祭祀、踏青遙祭、家庭追思、社區公祭等方式祭奠故人;樹立環保意識,做到不污染環境、不影響他人生活,共同維護優美整潔的環境。
03
節儉祭掃,生態清明
樹立厚養薄葬的現代理念,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祭之豐不如養之厚”,對在世老人多盡孝心,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祭奠已故老人,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相互攀比,以節儉方式寄托哀思。
04
人文祭掃,感恩清明
積極參加緬懷革命先烈、紀念名人名賢等活動,感恩先人;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新媒體等網絡平臺,傳播優秀家風、家德、家訓,追思先輩功德,見賢思齊。
05
黨員干部帶頭,推進移風易俗
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帶頭作用,發揚尊老愛老、敦親睦鄰的傳統美德,勤孝敬,厚贍養;從簡治喪、文明禮葬,實施節地生態安葬;帶頭綠色低碳祭掃,保護生態環境,宣傳引導親友及周圍群眾自覺抵制不良陋習,弘揚新風正氣,培育文明鄉風、淳樸民風,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倡導文明祭掃,推動殯葬改革,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是我們的共同愿望。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爭做文明祭祀的示范者、革除陋習的先行者、移風易俗的推進者、安全有序的維護者,為全方位推動新時代現代化濱江新城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中共閩侯縣委文明辦 閩侯縣民政局
2023年3月